首页 > 专题专栏 > 焦作档案 > 编研成果

抗战烽火中的不屈脊梁——田时风

发布时间:2025-09-12来源:

分享:

田时风(1913.9-1943.10),又名田时丰,字安之,笔名矢锋,沁阳西万镇人,革命烈士,沁阳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他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以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领导才能,用热血和生命挺起抗战烽火中的不屈脊梁,践行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投身革命:热血青年的抗日觉醒之路

田时风


田时风自幼聪明好学,1928年考入开封河南省立第一中学。在此,他结识了许多进步人士,并阅读了《中国青年》《向导》《资本主义入门》等进步书刊。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此时,田时风正在北平中国大学(1913年开学,1949年停办)附属高中就读,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与爱国师生一道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救国,抵制、焚烧日货,不做亡国奴。在中国大学地下党的培养下,田时风加入了中国青年反帝大同盟,并在《北斗》杂志社做编写和校对工作,宣传“五四”新文化,宣传革命文学,宣传民主爱国救亡思想,他以“矢锋”为笔名发表了《一个弱女的呼声》《沁阳西北乡的农民斗争》等文章。

1932年9月,田时风考入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1935年12月,“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他同北平各校6000多名师生一起,冒着严寒,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使用大刀、皮鞭、水龙头等袭击游行队伍,但田时风与同学们毫不畏惧,手挽手、肩并肩,一直坚持到最后。

1937年初,田时风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爆发后,受北平地下党指派,田时风回到沁阳组织抗日武装,回乡后,他由地下党组织通过内线关系在国民党沁阳七区区政府谋得区员兼区助理的职位(后任该区区长),在此身份的掩护下,开始积极发展抗日力量。12月,在沁阳万善村祖师庙成立了“沁阳中华民族先锋队”,恢复发展了西万、山王庄等村的地下党组织,建立了由他担任书记的中共西万区委,抗日群众团体如农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也纷纷成立。


并肩御敌:常平阻击战的英勇传奇


1938年春,日军侵占焦作、沁阳等地。为牵制日军向太行山扫荡,田时风受中共沁阳中心县委辖沁、济、温、孟、博五县)和沁阳县委的指示,几次冒着生命危险,奔走于太行山区。以国民党沁阳七区区长身份与驻扎在常平、窑头村的国民党第四十军黄树勋旅长会谈,畅谈抗日救国的大计,并向国民党官兵控诉日军侵华罪行,激发国民党官兵的抗日激情。在田时风的努力下,双方达成了共同抗日的协议。

1939年6月至7月,侵华日军从平汉、道清铁路沿线调集3万余人,集结于豫西北一带,沿沁阳市太行山古羊肠坂军事战略通道摆开10多公里长的战线,企图打开太行山南侧的豫晋通道,实现与侵晋日军的会合。为了粉碎日军的阴谋,田时风根据上级指示,亲赴第三十九旅旅部,和黄树勋等详细勘察地形,分析日军进攻路线,制定作战方案,研究兵力部署,商定共同对敌策略,共同打响了抗日战争时期豫西北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常平阻击战”。

常平阻击战遗址


田时风领导的抗日区团队与黄树勋旅紧密配合,先后在窑头、常平等地顽强阻击敌人,使日寇迟迟不能进山。在战斗中,他们还负责组织民众当向导,帮助修工事、送给养、救护伤员等工作。

这次战斗坚持了50多天,是抗战时期发生在豫西北地区最大、最惨烈的一次战役。爱国将士们殊死奋战,日军久攻不下,于是在战斗中动用了榴弹炮、飞机、坦克,甚至毒气弹,但是爱国将士们精诚团结、和衷共济,奋力阻击3万侵华日军于太行山南麓,毙伤日伪军2000多人。由于战事惨烈,3000名中国抗日将士长眠在太行山中。

这场阻击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有效阻击了向山西进犯的日军,保住了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为根据地做好抗击日军的第二次“九路围攻”争取了时间。《太行导报》以头版头条通栏报道:“中国军队在太行山以南拖住日寇一个师团,消灭日寇二千余名,粉碎了日寇几路进攻……”


坚守使命:以生命铸就不屈的民族脊梁


1939年9月,中共沁阳中心县委召开首届党代会,田时风被选入县委领导班子,兼西万区委书记。后因共产党员的身份暴露,10月,田时风受上级安排,带领抗日武装工作队到山西阳城接受整编,被编入八路军豫晋游击大队新五营,任教导员。12月,新五营转战大阳、高平、壶关、安阳、林县一带,战斗数十次,打垮了阎锡山的独立八旅。1940年春,新五营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一旅,田时风任旅部统战科长。在百团大战中,田时风带领部队冲锋陷阵,破坏铁路,炸毁桥梁,威震太行。

1942年春,田时风调回沁阳工作,任晋沁敌工站(对外称八路军办事处)站长。8月,沁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田时风担任县长。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敌伪军的工作,打入山下敌占区,收集敌情,瓦解敌军,争取依附和靠拢我军。10月,国民党西万常世元部被日军打垮后,其余部受日伪要挟军心动摇,田时风抓住机会,收编其部下董学义地方武装200余人、枪支数十支,整编为沁阳抗日县大队。

1943年,沁阳与晋城一带灾荒严重,群众生活困难,田时风一面组织领导灾区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向大户借粮,推行减租减息,为群众排忧解难;一面积极组织抗日武装,配合八路军对日军进行反扫荡。同年8月,田时风奉命到太岳区党校学习。10月,日军向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铁式扫荡,田时风在奉命回县组织反扫荡途中,于山西阳城南山遭敌袭击,不幸牺牲,时年30岁。

田时风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


2015年,田时风入选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